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今日东海岸 > 彭亨

今日东海岸 | 不把公路视为私家路 安全骑行 你我有责

文 文 文

报导:陈楸妤、何秀葶、谢颖贤、黄慧芬及周佩霞

(关丹、文冬、文德甲、瓜登、哥打峇鲁17日讯)脚车骑士禁止在大道上骑行属明文规定,酷爱骑行运动者有义务以身作则,推广安全骑行文化及风气,保安全又护健康 。

对于一些脚车族把公路视为私家路,加上警方闸明,在大道骑行为罪行,违法者将受到法律对付,如罚款、监禁等后,《中国报》走访各地脚车店及脚车发烧友,以了解骑行文化。

受访者均认为,骑行为得是享受对有气且可御风的户外运动乐趣,而不是进行罔顾个人及同伴安全的“高危”挑战。

热爱脚车运动的骑士,在享受骑车乐趣同时,有责任为个人甚至同伴、公路使用者的安全,推广安全骑行文化及风气。
热爱脚车运动的骑士,在享受骑车乐趣同时,有责任为个人甚至同伴、公路使用者的安全,推广安全骑行文化及风气。

他们说,对于熟知骑行文化者都应遵从基本骑行守则,即在马路上骑行时,必须遵守交通条规包括只允许骑行在车道最左侧,同行脚车是不可超过5辆,原则上,脚车在马路上骑行条规是与其他交通工具相同,并没有特权或例外的福利。


“脚车不仅是禁止上大道,即便是在州际和联邦道路,凡是每小时车速限90公里或以上的路段,脚车都是被禁止在相关路段‘骑行’,所以,骑行者必须明白和掌握可允许脚车‘活动’的路线范围。”

他们也强调,在高速公路上骑行的行为不仅不被提倡,更是违背了骑行乐趣的本意,完全将骑车者个人、同伴甚至其他公路使用者的安危,置之不顾。

“酷爱骑行者,有责任和义务以身作则,视推广安全骑行文化及风气、纠正大众对骑行存有的误解为己任。”

配戴安全护具

关丹拿督林和历路Kuantan Mountain Bike东主陈冠安
关丹拿督林和历路Kuantan Mountain Bike东主陈冠安

关丹拿督林和历路Kuantan Mountain Bike东主陈冠安说,在关丹市,有多个被官方规定及划为允许脚车骑行的路线,就如关丹来往林明山镇、关丹来往北根路、关丹来往甘马挽、关丹往淡马鲁旧路,以及市区如关丹大街等划有脚车专属道(BIKE LANE)。

“我及相熟的骑行发烧友,一般都会选择到更充满挑战的山地路线进行越野骑行,同时只要骑行,必然会加上全套式的安全护具、头盔等重要配件、脚车警示配件,才会骑上马路,这不但是为自己负责,也是对公众安全负责。”

他说,除了警方日前公布的1959年道路交通法令(LN165/59),规定18条关于脚车骑士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则,骑行者也必须谨记任何路段的每小时车速若是90公里以上,都是一律不可进行骑行活动,这是条规,因此,一旦看到车速每小时90公里路牌,应即刻停止继续骑行。

维持安全骑行

骑行爱好者孙文豹(48岁)
骑行爱好者孙文豹(48岁)

骑行爱好者孙文豹(48岁)说,已经参与骑行运动逾10年,一直以来,若有长期或外地骑行友人到访,都是选择到郊区或非交通繁忙路段进行骑行,或是利用短假期或周末日空档,到有脚车专属道的区域如城市公园一带。

“在相约其他骑行者出游,人数也尽量保持在5至10人的队形,以更好的维持骑行安全度,所有参与骑行者都必须是装备齐全,一切以人身安全至上。”

不能任意而为

骑行爱好陈晋发(60岁)
骑行爱好陈晋发(60岁)

骑行爱好陈晋发(60岁)说,喜欢骑行尤其是山路挑战已有8年,因考量安全问题,每回欲骑脚车,会使用货卡或其他交通工具,将脚车载到出发集中点,再骑入山区等指定郊区路线,尤其是所管理的油棕园,一来可以轻松享受在大自然环境下自在的骑行乐趣,二来能减少与其他交通工具在马路上“相遇”的风险危机。

“对于骑上大道,这是非常不安全和不负责任的骑车行为,除了不该被鼓励,爱骑行者也要了解准确的骑行守则,所有骑行都有其规范,不能任意而为。”

█文德甲:

脚车骑士一般选择在乡区和甘榜公路骑行,注重安全同时也享受大自然骑行乐。

Giant Bicycle Concept Store店长兼前职业骑手叶俊豪受访时分享,大马并没有全面禁止脚车骑士使用所有公共道路的禁令,1987年陆路交通法令并未将在联邦或州道路上骑脚车的行为定为犯罪。

叶俊豪提醒骑士们勿在交通繁忙的道路上鲁莽骑行,安全必须始终放在首位。

他说,脚车骑行者并非被禁止在所有道路上通行,法律只是禁止脚车骑士在被宣布为封闭公路的大道骑车,除非获得明确许可;例如脚车被禁止在PLUS南北大道上骑行,但在其他主干道路和乡村道路上骑行是被允许的。

“事实上,大多数负责任的脚车骑士,包括我自已经从事这项运动超过15年,会选择在乌鲁冷岳、云顶山脚和其他交通较少的甘榜等次要道路上骑行。”

“偶尔骑士会使用某些大道例如牙直利走廊大道(GCE)或莎阿南大道(KESAS)旁的摩哆车道,这些车道专为低功率交通工具和脚车而设计。”

他说,脚车骑士与所有其他道路使用者一样,必须遵守规则,包括1959年道路交通条规第35条文(必要时单列骑行)、第35A条文(为脚车配备合适的车灯和反光镜)、遵守交通标志和警察指示等,在这些明确的法律框架内,骑行仍然是合法且被认可的交通方式。

脚车骑士经常聚集参与骑行活动,并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他提醒骑士们勿在交通繁忙的道路上鲁莽骑行,安全必须始终放在首位,道路安全是执法当局、道路使用者和骑行群体共同承担的责任。

他也呼吁公众、媒体和政府专注于有效措施,促进道路使用者相互尊重,在可行的情况下改善专用脚车道,并开展教育活动,培育负责任的道路共享文化。

轿车骑士李程辉受访时说,骑车是项令人愉快的活动,不但带来正面情绪,也可以帮助减压,行驶时大口呼吸,是享受自由的感受。

他说,他与其他骑友们都会选择郊外骑行路段,因为空气清新,也可以避免车辆,骑车是很好的运动,可是最重要的,还是安全第一。

李程辉(右)喜欢与骑友们结伴骑行。

“我们会结伴一起骑行,互相照应,更为安全,前方的骑士们还会提醒后方有关前面的路况,爬坡时会互相加油打气,半途也会停在咖啡馆休息聊天。”

■文冬

脚车爱好者受访时促请骑士骑行时,注意安全事项及遵守交通规则,并呼吁政府设立更多脚车专用道,以避免悲剧发生。

脚车爱好者覃世荣说,自己多在文冬周边的越野山路骑行,相比在马路上活动更为安全。

“在马路上骑行时,最重要是不要并排行驶;转弯或转入路口前,要打出明确手势提醒后方来车。骑行时必须专注,绝对不能玩手机。”

覃世荣(蹲者)提醒脚车骑士需注意骑行时的安全事项。

他透露,在文冬骑行较少发生与车辆碰撞的情况,多数意外都是骑士自身失控跌倒所致。

“住在大城市的车友因缺乏适合路线,常会联络文冬骑士入芭骑行,因为他们不熟悉乡区路线。”

他说,文冬因大自然秀丽景色闻名,经常吸引城市的车友前来呼吸新鲜空气。

文冬的脚车骑士普遍到郊外骑行。

另一名脚车爱好者胡文骏则指出,若市区能规划完善脚车道,许多不必要的擦撞风险或摩擦可以避免。

“多数脚车骑士会在固定路线或参与活动时骑行,不会随意乱骑。若结伴同行,通常由熟悉路线的人带队,比较安全。我们不会把脚车骑上高速,也会避免车多的地方。”

他补充,骑行前应做好安全准备,包括佩戴头盔、检查脚车状况并配备前后灯光。

“也有少数骑士不顾他人,占用整条车道,这是不良行为,不应模仿。”

胡文骏(右2)经常参与由脚车爱好者共同发起的活动。

胡文骏也指出,市区的脚车道数量不多,即使有也存在道路狭窄、不连续的问题,建议政府可借鉴国外城市的做法,系统性建设脚车骑行道。

“无论如何,骑士在马路上必须保持谦逊和警觉,并与其他道路使用者保持安全距离,不要太靠外,避免再次发生碰撞事故。”

■哥打峇鲁

以手势提醒后方  骑行前做好基本措施 

脚车骑士与其他道路使用者共用道路,提升安全意识,遵守基本的交通规则。

黄振东:骑行前都会做好基本的安全措施。

销售经理黄振东指出,他平时喜欢边骑脚车边欣赏风景,因此多会选择郊外地区如兰斗班让、道北一带,有时也会与友人一起挑战山区或森林小径,甚至曾骑到泰国。

“骑行前,我们都会做好基本的安全措施,除了佩戴合格头盔,也会安装前后照明灯如车尾闪烁灯,确保夜间骑行的能见度与安全。”

他进一步说,目前脚车科技日新月异,一些车尾灯配备感应雷达功能,可侦测后方接近的车辆或摩哆,并即时显示在仪表板上。骑士无需频频回头查看,避免分心。

“若前方有障碍物或危险情况,我们都会以手势提醒后方骑士。”

他强调,骑行时应靠左侧,绝不可占据马路中央或并排双人骑行,这不仅危及本身安全,也对其他道路使用者造成不便。此外也会避开繁忙时段骑行,以减少风险。

林保龙:选择在周末清晨,交通流量较少时段,避免在主要道路骑行。

哥市脚车供应商兼骑士林保龙说,山地脚车骑士多数偏好郊区小路,如月光海滩、彭加兰芝柏路一带的乡村小路,而公路车骑士则选择在公路骑行。

他通常会选择在周末清晨,交通流量较少的时段出发,并且避免在主要道路骑行。若在夜间骑行,则必定配备头盔、前后灯具及防护装备。

李秀云建议,有关当局考虑规划专属脚车道。

退休人士李秀云则建议,有关当局应考虑规划专属脚车道,除了提升骑士安全性,也能鼓励更多人参与脚车运动。

她指出,本身多选择在郊区小路悠闲骑行,并时刻注意安全守则,以确保自身与他人安全。

骑士林先生说,许多脚车族通常会选择车流量较少、路况较佳的路线骑行。不过,也有部分选择在高速公路骑行,但却存在一定的风险。

他说,骑行时,安全意识必须摆在首位,基本安全配备如头盔是不可少。此外,骑行时应尽量靠边骑行、避免占用整条马路,以免妨碍汽车行驶。

他指出,灯光设备是保障骑行安全的重要工具,尤其是尾灯,无论白天或夜晚都很重要。

他说,道路是大家共同使用的,应遵守交通规则,互相尊重,以确保道路安全。

瓜登

鼓励运动缺设施   民众满腹辛酸

政府鼓励人民投身健康运动包括骑脚车,但却无法提供相应的骑行设施,让热爱骑脚车的民众寸路难骑,满腹辛酸。

瓜登Happy Cycling Team期望登州政府打造适合骑行的路段。

瓜登Happy Cycling Team(HCT)脚车队成员庄凯旭受询时指出,除了将骑脚车作为休闲活动的群体,还有希望通过训练精进骑行技术的半专业骑士。

他说,希望骑技能日益进步的骑行者,对于距离与速度都有一定的要求,而取得进步的先决条件,也包括路况和训练骑行的环境。

“州内目前根本没有至少40公里骑行距离,也适合骑行的路段,客观条件不允许下,马路成为唯一选择。”

他也提到,不同的骑行路段会将有助技术增长,若长期仅使用同一路段,技术与速度方面将难以取得突破。

一班志同道合的骑行爱好者,一起参与骑行活动精进技术与速度,也收获满满的欢乐时光。

同时,他指出,一般民众认为骑行者不应占据马路,理应限制在白线与防撞堤之间的路段,但事实上是一些路段,有关空间根本不足以容纳一名脚车手。

他说,在白线与防撞堤之间根本无空间可供骑行的情况下,骑行者避无可避只能在跨越白线之外的马路前进,并非故意占用车道。

“而且一些道路的路况不佳,人们只关注车辆行驶的马路路况,白线与防撞堤之间的坑坑洞洞,是导致骑行者受伤的隐藏危机。”

他披露,Happy Cycling Team脚车队有制定一套确保在马路上骑行时的安全且自律机制,会轮流排位及更替破风手,尽量做到不干扰其他道路使用者。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