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东海岸头条】近期可上架姜农笑呵呵 文冬姜 好收成(有视频)
李枝聪报导/摄影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武吉丁宜22日讯)文冬姜丰收在望!熬过至少8个月的成长期,年中一度货源短缺的文冬姜,正准备迎来丰收的季节。
目前正值文冬姜大量出土的黄金时机,《中国报》记者走访武吉丁宜区姜园时,欣见眼前景象,犹如一幅丰收的画卷,文冬姜盛产的喜讯,让姜农高唱“姜”山如此多娇!
青山凝翠的武吉丁宜,山峦连绵似画如幻,姜园的务农人,正辛勤地采收,众人分工明确,合作有序,不出片刻就盛满了一箩箩的文冬姜,收成的喜悦感染著辛劳的农人。
依据收成的情况,预料姜的数量足以应付未来好一段日子的市场需求,这也意味著不论远销或近批,文冬姜近期将在国内市集陆续上架。
种姜不分季节,也没特定月份播种,不过,生姜至少要8个月才能出土;文冬姜的种植期,需时8至11个月不等,不仅是1年只能收成1次,种过姜的地,还需休耕4至5年,才可重返同一个地段播种。
对于姜农而言,播种后,姜农只求天时(气候)地利(地质)与人和(耕耘)条件到位,只要一切顺利,待埋在土壤里的肉姜收成之时,就有望丰收。
虽然没有确切数据,也无法估计一亩地可“挖”出多少公斤的生姜,不过,大多数姜农都会保持乐观心态,相信后续的挖姜期,定能丰收在望。
农业部数据显示,大马一年约生产1万3000公吨的生姜,文冬武吉丁宜就贡献了超过一半的生产量,随著文冬姜量产,除了可以继续站稳”姜王”的地位外,也有助稳住文冬姜的价格,避免因为缺货而飙高。
不过,在文冬姜带来极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衍生出外地姜以次充好的问题。
授招判真假文冬姜
其中一名姜农韦亚伙(57岁)就说,文冬姜能从外观上来判断真伪,其肥硕多层的肉身,带著金黄色泽的薄皮,与外地生长的姜有明显区别。
他提到,文冬姜的价格浮动不大,顶级文冬姜的零售价目前介于每公斤20至22令吉,而各别地区则有不同市价,可谓挖姜如挖宝,黄金遍山找。
从味道和口感层面来说,文冬姜带有易辨的姜辣香味,而且新鲜肉姜吃起来不带根丝,清脆爽口,是食谱内重要的食材之一。
他也说,由于新鲜的姜存有足够的汁液,食用者只需把姜洗净后晾干,就可用报纸包裹收存,达到最佳保存的效果。
种植繁复,用途广泛
文冬姜受落的原因在于种植与用途,姜农们说,种植文冬姜需要丰富的知识,包括必须清芭、除草、播种姜芽、浇水、施肥及埋根等多重步骤,完成整个过程非常讲究经验。
文冬姜的用途是广泛的,除了用作烹饪食材,姜也是孕妇用来坐月的必需品,一些姜农也看准其丰富的营养价值,把文冬姜制成各类保健品和周边商品,带来更大更广的商机。
文冬姜的周边产品需求高,也造就了加工业蓬勃,制成的产品如文冬姜零嘴、姜汁豆奶、姜母茶、文冬姜油、文冬姜药膏等产品,成为游客爱买的手信。
文冬姜获知识产权
据悉,生姜种植对土地的肥沃度有很高的依赖,然而土地匮乏影响到姜业发展,姜农得费心寻觅新地,以避免影响未来农收的品质。
他们说,种植姜多依赖人力,姜身是从姜种的“眼”往上生长,在基础做好后,农人需积极巡视生长进度、埋根及施肥,确保生姜茁壮生长。
姜,能以埋土的时间长短来区分嫩姜与生姜,扫去出土后粘附的土壤,文冬姜被识食之人善用,吃喝涂抹一应俱全,甚至有民间称之为平民人参的美誉。
文冬武吉丁宜姜,是天赐文冬人的恩物,以原产地武吉丁宜高原闻名遐迩,在2015年时,大马政府颁发土产专利权认证,进一步奠定了文冬姜的正统。
随著政府与各方面大力推介后,文冬姜园有潜力发展成生态旅游景点,迄今仍有不少外地游客喜欢大自然,亲临观摩和欣赏姜农如何采收成姜,增进对姜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