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涨不停 海产涨5%至20%
(关丹丶 瓜拉登嘉楼丶哥打峇鲁25日讯)粮食都在涨,海产也不例外,因受到人手不足丶纸箱丶包装和运输等成本都在上涨影响,加上鱼获不稳定,海产价格都略涨5%至20%之间不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中国报》走访关丹渔业码头和渔业市场后发现,近来部分海产例如鲳鱼丶甘望鱼丶黄鱼和明虾等,因供应不稳定,价格略上调。
无论如何,据观察,一些捕捞过盛的海产例如苏东和鱿鱼等价格,在开斋节后的价格,则持续下跌。
据受访的渔商披露,每年开斋节后,海产的价格就会有波动,一些供应较少的海产价格可能会上涨10%至20%之间不等。
马来西亚渔业总会副会长拿督斯里张赈琮指出,由於缺乏人手,如今不少渔船只能减少出海的次数,该情况也直接导致市场上的渔获减少。

他说,劳工短缺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渔业的运作,政府有必要正视此问题,不要让渔业举步维艰。
“依据关丹渔业发展局(LKIM)公布的数据,本月的鱼获与去年同时段相比,已减少10%左右。”
张赈琮指出,加上东海岸渔业在进入5月至7月时,会步入一个平缓期,渔商也会在这个时候减少出海。
此外,关丹拖网公会总务张文源指出,沿海渔船有获得政府补贴,开支还能确保平衡,但深海渔船如今每次出海,都有可能因天气因素导致亏损。

他说,如今出海的开销一般是1万5000令吉至3万令吉之间,每趟收成的鱼获介於成本10%上下浮动,如果出海期间遇上恶劣天气,可能会血本无归。
他指出,渔民只是把鱼捕捞上岸就完成工作,鱼获的市场价格更多受到供需关系影响。

魚業商人方其利指出,與去年同時段相比,出海成本漲了25%左右,而且還在持續的上漲。
“除了油價之外,還有紙箱、包裝和運輸等成本都在上漲,這個情況也導致魚獲的價格上漲。”

他舉例道,過去石斑魚的批發價是20多令吉,如今已漲至30多令吉,甘榜魚批發價也由10令吉以下上漲至10多令吉。
也有經營進口魚生意的他說,因本地出海成本上漲,本地漁業與進口業已失去競爭的優勢,一些進口的白鯧、斗鯧的價格反而更“廉價”。
瓜登

斋戒月后 价格回归正常
经历了斋戒月的高峰期过后,各种海产价格回归正常水平。
累积35年经验的海产小贩慕宾(55岁)透露,虽然目前产量有限,但海产尤其是多种海鱼包括马鲛鱼和石斑鱼的售价,皆已逐渐下降。
他说,尽管肉鸡供不应求情况已有所缓和,但价格仍比正常价位来得高,不少消费者也宁选海鲜,暂时取代平日习惯烹煮的鸡肉。
他披露,马鲛鱼的价格由斋戒月期间的每公斤40令吉降回35令吉,而普通石斑鱼则由每公斤40令吉跌至30令吉。

不过,他指出,如今依然是欢庆开斋节时期,许多政府单位、私人公司甚至民间家庭都接连主办开放门户活动,市民都不需要在家开伙,导致近日零售海产的销量只属一般。
同时,在可代峇扬巴刹经营海产档数十年的他预测,各种海鱼产量将由下月开始减少,相信价格将会有所回升,直到7、8月才重新趋向平稳。
“根据渔夫们的经验,6月为多种海鱼的繁殖期,海鱼体积不大收获也不多,所以价格会相对比较高。”

此外,他指出,目前正值盛产乌贼季节,乌贼价格也开始下跌,每公斤仅售27令吉,比早前的40令吉减低许多,为消费者提供多一种海产选择。
他说,该巴刹内有近40个海产档位,由于近期乌贼的产量大增,所以现今不少都有售卖新鲜乌贼。
哥打峇鲁
甘望鱼短缺大涨价 供不应求再贵也有人买
各类鱼获减少,造成涨价20%至30%,涨价最明显及短缺的是甘望鱼。
哥打峇鲁西蒂卡迪查大巴刹鱼贩受访时说,虽然各种鱼类因供不应求而涨价,不过还是有消费者购买。

鱼贩纳沙受访时指出,目前市场上缺少很多鱼类,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鱼类价格涨价近20%。
他指出,甘望鱼很难找,硬尾鱼也从每公斤8令吉,涨至10令吉。
他说,平时鱼类货源都是来自泰南、彭亨州、登嘉楼州及丹州的瓜拉勿刹。
“虽然鱼类起价,但是还是有消费者购买。”

另一名鱼贩丽妮受访时指出,开斋节之后出现鱼产量不稳定的情况,如今很多鱼获都减少了。平时是从敦荣批发市场及沙柏的供应商取得货源。
她说,鱼获减少造成许多鱼类涨价,最为明显的是甘望鱼。甘望鱼从每公斤的18,19令吉,涨至目前22令吉。此外,吊景鱼从之前的每公斤12令吉,涨至15令吉。

鱼贩阿米鲁则指出,短缺的鱼类还包括红鱼、石斑鱼等,这些鱼类大多数来自瓜拉勿刹。
不过,他说,反而现在墨鱼产量多,价格下跌。
他指出,现在或许是墨鱼盛产的季节,市场上鱼类缺少,惟不缺墨鱼,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价格比之前的便宜。
他说,平时每公斤售价是32或30令吉,现在下跌至28或26令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