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爱国 很多管道 配戴国旗扣章 引不便

(文德甲、劳勿3日讯)尽管国旗扣章免费派送,没有佩戴学生也不会受罚,但部分家长觉得此举仍存在麻烦,并认为提倡爱国精神,还有很多更有效的管道。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教育部日前发文告宣布,自4月21日起,分阶段在直属教育部的教育机构,推行在学生的校服和运动服佩戴国旗扣章的措施。
文告也说,此举旨在培养学生和教师群体的爱国精神,这也与教育机构灌输年轻一代爱国情怀的职责相符。
本报记者走访家长,受访者认为,学生在校服和体育服佩戴国旗扣章,作为向他们灌输爱国精神的效果不大,反而会引起一些不便,如破坏衣服、弄丢扣章等。
受访者认为,灌输爱国精神是校方和父母的责任,双方应通过鼓励孩子参加各族活动、阅读、体育项目等,相信将更深切让孩子们对自己的国家感到自豪。
文德甲家长潘晓冰受访时说,她认为校服或体育服佩戴扣章,不会带来太大影响,只是每次需要更换衣服及拆下扣章,衣服上会出现很多小洞口,而且如果不慎弄不见,家长该如何为孩子重新购买或申请。
她认为,校方和家长可以通过多个管道,如让孩子参加各族活动、鼓励孩子阅读相关书籍、向他们讲解国家历史等,更有效向孩子们提倡和灌输爱国精神。
家长谢颖红则认为,既然教育部免费派送国旗扣章,没有增加家长的负担,而且不需要缝制,只需扣在衣服上就好,其实也不会带来多大的麻烦,她与孩子都会给予配合。

她认为在不强制性要求佩戴下,除了国旗扣章,她也希望教育部派送州旗扣章给各州学生,毕竟很多学生甚至不认识自己的州旗,这些扣章可以让学生们收藏,鼓励他们爱国爱州。
文德甲家长潘耀光受访时说,他认为教育部推介佩戴国旗扣章,不会对家长造成太大的麻烦,但此举是否能向孩子灌输爱国精神,深值思考。
他认为像孩子灌输爱国精神,除了校方在课堂上的教育,家长也责任重大,双方应向孩子们多分享我国历史,包括争取独立得来不易、多元文化下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等,更能激起孩子们对自己国家的爱护与尊重。


若洗衣时还需要脱掉扣章,过后又要戴上,长久下来,必定会破坏衣服,造成多个小针孔。不过目前还未听校方提起有关事项,一切须依教育局指示。

不论爱国精神或是让学生认识国旗,可由家长或老师从各方面教育灌输,而不是在校服上增加国旗扣章。
我认为,国旗扣章或许适合派发给代表国家到外国出赛的学生,以增加学生的国籍辨识度及代表性,反观本地学生都在国内就读,无需这方面的身分辨识。

据闻每位学生会获派发两枚国旗扣章,可是除了校服,还有运动服、课外活动服和社团服,若每件制服都要扣上国旗扣章,也造成不便。再说,政府派发的国旗扣章,会造成衣服有小孔,而我们校方目前派发给学生的学长或班长扣章,都以磁铁製,不会破坏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