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欧盛财
秉持先父慈善精神
(文冬30日讯)细雨绵绵的傍晚,文冬街头排起长长人龙。长者与市民们撑着雨伞,静静伫立在商店五脚基下,只为等候一份热腾腾的云吞面。
这碗面,不只是温饱,更是一份承载思念与传承的心意,让人在凉意中感受无限温暖与感动。

这场暖心的免费派面活动,由已故“明记夜市云吞面”东主黄天明的五名儿子—智文、智刚、智坚、智威与智雄共同发起,延续父亲生前乐善好施、关怀社群的精神。
他们一共准备了超过300份云吞面,每份包含两包云吞面及两杯清凉薏米水,免费派发给文冬的长者与有需要的市民。
黄老先生生前热心公益,尤其在文冬面对水灾时,更亲自交代由孩子经营的面档煮面分送灾民,留下无数温情回忆。如今孩子们接棒,继续将这份善意传承下去,让这份对土地与人民的爱延续不断。
尽管昨日傍晚天气不佳,原定下午5时30分开始派面,不少市民提早近一小时便陆续聚集。排队人潮从街头延伸至街尾,长龙横跨六间店铺。大家撑伞静立,或站在细雨中默默等待,眼中闪烁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感动。
这,不只是一碗面,而是一份情感的延续,是对一位长者无私奉献的深深敬意。
黄天明的么子黄智雄说,父亲经营云吞面数十年,那是许多文冬人记忆中的“家乡味”。随着父亲年事已高,他们兄弟接手传承这门手艺,坚持原有水准,也深受市民与游客欢迎。

“今天特地分派云吞面,是希望长者们能享用一顿温饱,也感受到我们对社区的关怀。”
他感性地说,虽然父亲已离世,但其精神长存于兄弟五人心中,他们将继续守住这门古早味,也会秉持父亲的慈善精神,帮助文冬长者与弱势群体,让这份温暖长远延续。

当年与本报合作派面活动 成文冬人心中暖记忆
文冬明记夜市云吞面,是当地极具代表性的古早味美食。早年,《中国报》市场部曾与黄天明老先生合作,举办免费品尝云吞面与赠送驰名生抽的推广活动,广受市民欢迎。

当年,黄天明对食材讲究、制作执着,将心思倾注于每一碗面中——从面条手工制作、叉烧秘制,到云吞馅料的精心调配,处处展现他的用心。他得知本报有意推广文冬美食时,毫不犹豫答应合作,充分展现对家乡的热爱与支持。
当晚活动吸引众多市民排队参与,不仅品尝到热腾腾的云吞面,也获得赠送的生抽,场面温馨热烈,成为当地人记忆中的温暖一幕。
文冬人最熟悉的面 好吃兼满满人情味

“这碗面不只是好吃,还有人情味。”
来自文冬玻璃口新村的长者曾凤妹(74岁)说,物价上涨,能省则省。她从友人口中得知有免费云吞面派发,特地提早前来等候。
“这是我们文冬人最熟悉的面,非常好吃,也很感恩店主一家人对长者的关心,让大家在这样的时刻吃到一顿暖心的餐。”

同样来自玻璃口新村的李玉莲(67岁)也特地赶来领取,准备带回家与家人共享。
“这碗面不只是味道好,更充满人情味,是文冬人共同的味觉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