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导:何汉宾丶何秀葶丶和观娣及周佩霞
(关丹丶文冬丶劳勿丶哥打峇鲁20日讯)生猪价格于月中再调涨,导致猪肉价格也随着涨,但很多熟食店铺不调整食物价格,各自承受压力,与消费者共度时艰。
自上周起,生猪肉价格每100公斤上涨100令吉,关丹屠业商公会宣布从今日起(20日),猪肉每公斤涨2令吉。
生猪肉价格今年已调涨3次,目前价格是每100公斤1780令吉,为世界最贵。
记者今日走访多个猪肉熟食摊,不少业者表态不会调整价格,但也有业者暂保持观望的态度。



■关丹
记者周二(20日)走访青天花园熟食摊时发现,并非全部猪肉都是全涨2令吉,比如肉碎丶五花肉等,每公斤调涨1令吉,例如五花肉从每公斤42令吉涨至43令吉。
关丹青天花园LPS恒丰冷藏食品有限公司业者李财指出,目前他没有再调整烧肉和叉烧价格的打算,而是继续维持此价格至下一个阶段再打算。

“目前的猪肉价格已经很高,非常影响市民消费猪肉的意愿,若再继续调涨,消费者不买,商家也无生意可以做,只能承受成本压力,共度时艰。”
关丹小霸王肉骨茶店长周维怡受访时指出,虽说本次生猪肉价格继续涨,但店家并没有调整食物价格的意愿。

“业主已经表态,会承受本次涨价潮,挺过本次涨价的压力。”
“至於后续生猪肉是否会继续涨价,我们会否调整,得看后续情况来调整。”
旺来传统茶室东主黄钰珍指出,其茶室在去年才调整了一次食物价,但是在全部原料价格都上涨后才调整,这次只是猪肉价格调涨,因此不会随之调整价格。

“我们的顾客大多是熟客,都是做街坊的生意,每次调整都会让老顾客不满,所以大多是在成本太大下才会调整,这次的情况尚可,所以不打算调涨价格。”

“由去年5月至今,我向本地供应商购买的猪肉,已涨价至少2次,每公斤每次涨2令吉。”
俞宝莹透露,该饭店每天要用到8公斤猪肉,烹煮甜酸古鲁肉丶奶油古鲁肉丶姜葱猪肉丶木耳焖五花肉丶苦瓜炒猪肉丶豆鼓焖猪肉丶猪肉碎焖马铃薯,及猪肉碎蒸冬菜等,广受顾客欢迎。
另一方面,劳勿新巴力新商业区大嫂面粉糕东主黄丽芬(40馀岁)受访时说,该店的新鲜猪肉,是向本地两丶三位供应商购买。
她说,于今年1月至今,猪肉已涨价3次,首两次分别涨价1令吉,最近一次则涨价2令吉。换言之,单在今年5个月内,每公斤猪肉已调涨4令吉,加重业者的成本。
从事烹煮面业已16年的黄丽芬指出,虽然成本已增加,但她仍秉持薄利多销的原则,自己吸纳成本,没有转嫁在消费人身上。目前每碗小碗的客家面“刀马切”只售7令吉,大碗的售8令吉,价格公道。




■文冬
“猪肉再涨 就收档了” 主
小贩冀政府正视
猪肉价格飙涨,小贩苦不堪言!文冬小贩纷纷指出,今年猪肉已连续涨价3次,但为了留住顾客,他们不敢轻易调涨售卖价格,直呼“猪肉再涨就要收档了”!
小贩们一致希望政府能正视猪肉价格飙涨问题,采取措施加以管控,以减轻饮食业者负担,避免掀起“关档潮”。
文冬再也茶餐室的杂饭小贩吴水清指出,杂饭因价格经济且能吃到菜与肉,一直是大众的选择,因此售价不能随意调整。

“2肉1菜的搭配,9令吉已经是最便宜的价格。如果卖到十多令吉,肯定被顾客投诉。”
他说,外界虽常传“杂饭贵”,但实际比较之下杂饭仍是经济选择,如咕噜肉饭在大炒餐馆售价约9至12令吉,而在杂饭档则只需6令吉。
他每日准备约20种菜肴,其中有一半是以猪肉烹煮。
他强调,不能减少猪肉菜色,因为许多顾客都偏好猪肉,若选择变少,顾客便会转向其他杂饭档口。
“如今猪肉这么贵,很多人干脆不去巴刹买生肉,改为在外打包猪肉料理。”
但他也坦言,外食人数明显减少。
“管制令前的人潮早已不复存在,如今外食人潮减少约30%,万物上涨,在外吃一碗面至少也要7令吉起跳。”

他透露,杂饭的利润本就很低,如果顾客少、剩菜多,就会亏本。
“目前还不敢涨价,猪肉再涨下去,许多小贩恐怕就要收档了。”
另一位烧腊摊贩东主陈妍郿也说,目前花肉的批发价格已逼近每公斤40令吉,创下十多年来新高。
“这是我见过这十多年来猪肉最贵的一次,以前猪脚还能称重,但如今无论大小都要约40令吉,而煲汤用的猪骨每3块骨头一包的售价也15令吉了。”
她指出,部分顾客因而减少吃猪肉,转而多吃鸡肉。
“烧鸡饭较为便宜,只需7令吉,叉烧或烧肉饭则为9令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