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 洗衣机维修 难不倒她! 劳勿唯一女维修员 郑瑞霞
報導:徐可麗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劳勿7日讯)华妇当年夫唱妇随,从零开始学习冰箱及洗衣机维修,以协助丈夫打理生意,如今一做就是30多年,成为劳勿县内唯一资深的女维修员。
劳勿达万冷气女东主郑瑞霞(58岁),在年轻时是名胶工,与夫婿李达万(63岁)结婚后,看着丈夫创业忙碌,决定“自告奋勇”,尝试晋身于家电维修业,并以维修冰箱及洗衣机为主,减轻丈夫的工作量之馀,夫妇俩携手并进,搞好事业。

郑瑞霞也是劳勿客家公会妇女组主任,在接受记者访问时说,她从90年代开始加入维修业,一切从零开始,通过参与学习课程,了解冰箱电路板结构,及烧焊技巧等。
“我用了大约3年时间,慢慢上手,修理冰箱的第一个诀窍,就是必须掌握好烧焊技巧,如何控制火候,但每个行业都有其难度,如维修过程会面对烧到手、遭电源电到手等种种意外。”
她笑言,最高记录一天内可以维修10台冰箱及洗衣机,但如今年纪渐长,力度已不如以前好。
“凭着多年经验,如今一看就能精準判断顾客的冰箱出了什麽问题,尤其一些同款式的冰箱,会出现相同的问题。”

访谈间,她也讲解指,以往的电器只用两种冷媒,即12号及134号,但如今讲究环保,已淘汰该两种冷媒,改以600号及290号替代。这也说明了一些超过20年的旧冰箱,已无法修理。
“但,这也增加维修的意外风险,因为这些新冷媒容易引发爆炸事故,所以要特别小心。”
她也说,如今科技发达,厂家都推出变频冰箱(inverter),可是其电板系统不同,且一般3年就会更新一批电板系统,导致维修上面对,不如旧款冰箱,零件都能交替用。

郑瑞霞认为,冰箱及洗衣机维修业并非夕阳行业,可惜年轻人对维修业冷感,难以找到接班人。
她说,许多中下阶层的消费者,经济能力不好,所以家电损坏,只能选择送修,以节省开支,可是由于维修员已愈来愈少,让他们难以找人维修。
“曾经,一名顾客在开斋节前夕送修冰箱,由于我无法答应可以在短时间维修好交货,他随后到其他店询问,最终还是跑回来求助,因为如今已难找维修员,店家都建议他直接买新的冰箱。”
她说,新冰箱价格一般都是1000令吉以上,对收入中下的家庭而言是很重负担,所以宁愿花数百令吉维修。

“自疫情爆发后,夫妇俩决定半退休,让女婿接手事业,他们俩早上到榴槤园务农,下午则维修一些相熟顾客的家电,一直遗憾的是,未能把维修手艺传承给年轻人。”
她说,冷气安装及服务较能吸引年轻人,因为工作性质较为简单,反观若要学习维修冰箱,则较为複杂,需要持之以恒及学习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