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东海岸丨民众仍在休假办事者少 政府部门 开工冷清 - 中国报 Eastcoast China Press
  • 东海岸热线
  • 告别式
  •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今日东海岸丨民众仍在休假办事者少 政府部门 开工冷清

    报导;杨嘉怡、谢颖贤、黄慧芬及周佩霞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关丹、文德甲、瓜登及哥打峇鲁2日讯)政府部门连休4天后,今日复工,但由于大部分民众仍在欢庆开斋佳节,加上如今适逢学校假期,因此,政府各部门今早的场面,皆显得冷清。

    开斋节落在上月31日(星期一),而学校假期则至本月6日(星期日)才结束,不少民众仍在休假中,因此,今日前往政府部门办事者不多。

    ■关丹
    本报记者周三走访关丹法庭、彭亨州陆路交通局及关丹彭亨州城市转型中心,发现平日门庭若市的这些部门,今日显得格外冷清。

    周三前往政府部门办事的民众受访时说,每年开斋节后,政府部门重开的首日,人潮都会减少,因此特意选择前来,以缩短等待的时间。

    关丹法庭大厅内,平日不少民众排队缴付费用,周三皆空无一人,场面冷清。

    欲办理护照者,可提前通过扫描QMS二维码,领取轮候号码。

    此外,彭亨陆路交通局现场仅开放约5个柜台,惟等待人潮不多,民众都在15分钟内完成缴付及办理程序。

    至于彭亨城市转型中心的移民局,有不少民众前去办理申请护照程序,也有人使用QMS流候管理系统,提前获取轮候号码,以免到场苦等。

    石厂负责人罗先生(67岁)

    我周三刚好复工,因此前来更新路税,相比平日须等候1小时,如今仅需15分钟,非常迅速。

    虽然周三开放的柜台比平日少一半,但效率仍比平日快很多。

    每年开斋节后,政府部门一开放,人潮都会较少,我都是倾向于这个时候前来办理各种手续。

    关丹民众张先生

    因为快要出国,因此我周三和太太带着大女儿前来办理护照。

    我才刚到约10分钟,号码就被唤,效率非常高。

    相信是不少民众已返乡,因此周三的效率很高,从拍照至缴费,过程约15分钟完成,如今只需等待领取护照即可。

    哥打峇鲁

    或受豪雨影响   UTC复工人潮不多

    政府部门周三复工,哥打峇鲁城市转型中心(UTC)人潮不多。

    各政府部门复工,不过移民局、国民登记局、陆路交通局等未见人潮拥挤的情况。

    据了解,民众在办理护照时,都是通过轮候管理系统(QMS),领取轮候号码牌。

    前来移民局办理护照的民众,通过轮候管理系统,领取轮候号码牌。

    来自道北祖峇卡,首次前来办理护照的哈里指出,他周三早上6时许通过QMS领号,成功领号后前来UTC。

    他说,周三早从道北前来哥打峇鲁,一路上豪雨不断,抵达哥市城市转型中心已是7时许,当时已有人等候。

    哈里(左)首次办理护照,右为儿子哈然。

    来自哥市的黄添发指出,相信是周三早上倾盆大雨的关系,造成哥市城市转型中心的政府部门,人潮不多。

    “周三早上,各政府部门的人潮,的确比平日少。”

    黄添发指出,豪雨造成人潮不如平日多。

    他周三前来陆路交通局,使用自动服务机办理路税事宜。

    他指出,自动服务机可提供更快速及更方便的服务。

    瓜登

    政府部门配合开斋节公假关闭多日后重新投入运作,但并未如预期般涌现人潮。

    瓜登城市转型中心内的各政府部门,周三再次启动共民众办理各种手续,但情况冷冷清清,仅见三三两两零落的民众。

    瓜登城市转型中心内的移民局,公假结束后恢复运作,非常冷清。

    一般趁着假期返乡,在登州移民局更新护照,导致移民局出现大量民众在现场轮候的不寻常盛况,但这次情况反常,轮候座位空空如也。

    此外,国民登记局内民众轮候的情况一般,而前往该局获取各项服务的,以年轻民众占大多数。

    该局职员透露,恢复运作首日并未迎来大量民众,该局的操作过程保持顺畅,前往办理各种手续的民众都无需久候,因为没有出现大排长龙的问题。

    他估计大部分家长也趁着长假期,带着孩子与家人出游欢度假日,所以没有把握机会安排让足岁的孩子更新大马卡。

    登州的开斋节假期,衔接着星期五(28日)和星期六(29日)的周假,加上登州政府申请的特假(30日)以及星期一(31日)和星期二(1日)的公假,大部分政府部门皆连休5日。

    登州国民登记局内,并未因关闭多日后涌现大量人潮。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今昔时光机丨文冬华堂曾是中山戏院 当年好戏登场

    文冬华人大会堂不仅是华社最高机构,早期更是文化娱乐中心。中山戏院的设立,丰富了当地居民的文化生活。该堂屹立在崔贤街已有111年历史。

    这张历史照片,看到了中山影戏院的招牌和香港明星歌舞团到来演出。

    早期,文冬中华商会办事处设于此,同时也是最早的娱乐场所,即粤剧戏台。战前租给戏班表演,后租给中山戏院,直至1964年6月30日迁离。

    由于曾设戏院,殖民地时代将横街命名为戏院街(Wayang Street),从大会堂旁横街至辛炳街以及陆佑街的横街,皆为戏院街。

    有111年历史文冬华人大会堂经过扩建和装修后,成为一间有冷气的大礼堂。

    1914年,华人社会发动兴建大会堂。1974年,前座会议厅倒塌,1977年耗资15万令吉重修竣工。1995年,该堂进行扩建及装修工程,时任国会议员林亚礼答应一元对一元协助筹款,筹获逾100万令吉,工程于1998年完成。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