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东海岸| 油棕果执照困扰小园主 做不下去 就转售芭地

报导:何月云
(关丹28日讯)小园主被强制需执照,才能卖油棕果,一些小园主意兴阑珊,打算在做不下去时,就转售芭地。
大马棕油局(MPOB)加强油棕果买卖管制,从7月1日开始,强制所有的油棕园小园主,必须持有“售果执照”,合法售卖油棕果。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小园主说,他早年曾有售果执照,随后,不知何故,不获当局更新,就一直保持原状至今。
他说,其园内的油棕果,一直都是售给收果中介商,并立即取现款,而非直接售至棕油厂,因此,这么多年来都相安无事。
“其实,很多小园主都没有售果执照,以我为例就好,我在甘孟有一块6英亩的油棕芭,每月平均收成6吨重的油棕果,售给收果中介商,每吨700余令吉,每个月约4000令吉入息,还要扣除其他费用,如肥料、柴油钱及我的工钱等,所剩无几。”
他说,他也不想在此行业发展下去,也不会去申请售果执照,若遇到“心水价钱”,还会把该芭地售出。
“我们的芭地不大,棕油局近年来又条例多多,教人难为。”
另一名油棕种植者指出,他有合法及非法芭地,合法芭有售果执照,因此在出售油棕果方面不成问题。
“我把从非法芭收成的油棕果,归类为合法芭所得。”
他说,他的一些朋友皆是非法芭,根本不会有售果执照,要售果就面临难题。
“一些人以更低廉的价格出售给收果商,若后者有园丘,即可把所收的油棕果当成产自自家园丘,若无,一般上都会拒收,主要是如今一切白纸黑字,收了非法芭果,要登记在哪个户头?这些收成都要缴交所得税的。”
他说,他的一些原住民朋友更是措手不及,因他们是种在政府列入宪报的原住民地段上,这些地段并没有地契,根本申请不到MPOB的售果证,他们要如何售果?
“我们也爱莫能助,若登记在我名下,我得为他们的收益缴交所得税等,谁会愿意?”
他说,大马棕油局必须考量到这些因素,协助原住民解决问题。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油棕种植者陶启顺说,除了售果执照外,还需要有大马永续棕油(MSPO)认证标准,以确保大马棕油是以可持续和负责任的方式生产。
他说,据他了解,这两项执照及认证,主要是为了让西方国家对我国油棕业给予肯定,以期能购买我国油棕。

“这对整个行业是起着正面作用的,而申请售果执照,也不会很难,相对来说,要拿到MSPO认证,就有一些挑战,对于小园主来说,可能会嫌‘麻烦’。”
无论如何,他说,MPOB一直都在致力于协助小园主达到MSPO的标准,包括派官员到访油棕园,讲解如何获得大马永续棕油(MSPO)认证标准等。
他说,要获得MSPO,要符合一些条规,包括肥料、农药储藏方式、员工宿舍、机械管理等。
“我的园丘当初在申请MSPO时,因要符合标准,花费了数万令吉来改造及建设所需。”
油棕种植者林锦志说,对于园丘业者而言,由于属大型式的,所以在经营时,一定会申请售果执照,因此,大马棕油局的这项措施,相信仅对小园主会造成影响。
他说,凡是占地100英亩及以上的,都属于园丘,100英亩以下的,则属于小园主。

“MPOB这项新措施,相信能打击偷油棕果的罪案,因近年来,常听闻很多油棕果被偷案例的发生。”
“此外,园丘业者每月都要呈报售卖了多少吨油棕果,只要油棕果市价超过550令吉一吨,就得付暴利税。”
他举例,如今油棕果市价为800令吉一吨,扣掉550令吉一吨的价格,即是250令吉,这250令吉就需付3%的暴利税。
“可是800令吉一吨根本就算不上是暴利,试想下,肥料涨价、员工薪酬也涨价,业者要付暴利税外,还得缴付所得税等,各种税务,对我们实在不公平。”
他说,政府应该检讨暴利税的数额,超过700令吉才征收暴利税较为合理。
“目前油棕果价格平稳,每吨约800令吉,高价期曾超过千令吉,而低价期曾是200-300令吉每公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