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今日东海岸 > 彭亨

文冬醒狮团

孝狮

殡葬

文 文 文

教导醒狮半世纪 孝狮护送陈锦堂“上路”


摄影:欧盛财

(文冬23日讯)在醒狮界教导狮艺逾半世纪的文冬狮团师父陈锦堂(陈奀仔)老先生日前逝世,享年八十四;在出殡时出动致哀和送殡,让陈师父极尽荣哀。
 
陈锦堂是创办人,醒狮团为对这名创办人兼师父最后的尊敬,特别出动,祭拜并护送师父“上路”。

李茂光(左3)率领狮团队员瞻仰师父陈锦堂遗容,左4为陈志刚、左2为卢添成和前右3为黎志汉。

 
由于这是该醒狮团首次出动,该团的团员只有3天时间,通过上网学习;加上有关是新狮,也必须举行开光仪式,而由陈老先生儿子兼狮团总教练陈志刚主持,使用柚子叶沾法水进行开光。
 
过后就随着哀鼓声响起后,朝向灵堂慢慢舞过去,头低低并且不时以足部搓眼,仿佛在哀悼及不舍死者的离去,过后也进行上春拜祭仪式,完毕后会围绕棺木,尽显难分难舍之情。

李茂光(右起)和黎志汉在陈锦堂灵前最后一次为狮父敲击铜察和击鼓。

 
陈志刚指出,其父亲是纸扎业者,年轻时约20余岁开始在神庙附属的狮团教导醒狮,而在十余年前成立一个注删的狮团团体,即
 
他说,有了一个真正的团体让该团能真正的发挥醒狮的角色,在数年前由于父亲年龄已高,退位将教练工作让给他,他只在幕后关注狮队及给予意见。


陈锦堂师父遗照。

 
“父亲在数十年里为文冬狮艺做出贡献,使到文冬醒狮活动能够继续发扬光大,他有不少的徒弟,而与很多狮团都有良好联系。”
 
他感谢能在这次父亲丧事中能够安排这项祭拜和送殡仪式,这是肯定了父亲在醒狮界做出的贡献,也表达最崇高敬意。

孝狮在陈锦堂师父灵前上香祭拜,右为李茂光和左为陈志刚。

 
全身黑白鼓乐慢 狮头前“奠”后“孝

主席李茂光指出,这是该团首次出动,在所有团员努力下,花费3天时间学会舞

他于周五(22日)晚率领副主席黎志汉、团长卢添成和狮团团员到丧府祭拜后向记者这样指出。

孝狮在陈老师父棺木旁绕行,尽显难分难舍之情。

他指出,全身以黑白为主,狮头额前刻有“奠”字,后面刻有“孝”字。舞有别于一般的舞狮,除了造型不一样,鼓乐的节奏也会比较慢,舞起来时,并不会像平常的舞狮般跳跃,是比较慢。
 
只能使用一次,也在举殡日当天送殡,也将一路相随,伴着师父,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并会在义山联同其他纸扎火化,以一路伴随师父。”

孝狮在灵前向陈锦堂狮父致敬,右为其儿子陈志刚。

  
他指出,这头是从吉隆坡购买,在获悉陈师父逝世后立即购买,价格1600令吉。
 
他感谢陈师父为该团做出的贡献,让醒狮活动在文冬发扬光大,他的逝世也是醒狮界的损失。

由于陈锦堂受到文冬各狮团的尊敬,文冬吉打里金英坛神狮团团员也到来祭拜。

 
陪同出殡后火化

举殡时孝狮眼看陈师父灵柩抬进棺车,感到依依不舍。

在陈锦堂(陈奀仔)老先生出殡时全程陪同,并带领陈师父走完最后一程,举殡仪式于周六(23日)中午12时举行,从丧府至劳勿荣华富贵火化场羽化登仙。
 
带领下,队伍从金马苏新村至玻璃口新村,再从玻璃口大桥出市区,沿途不少村民围观。

孝狮带领殡葬队伍举殡,经过玻璃口新村。

 
下午火化后,到文冬两广义山向陈老师父道别,过后也和所有纸扎进行火化,永远陪同陈老师父。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文冬醒狮团

孝狮

殡葬

相关文章

文冬醒狮团 新狮点睛 市议员体验舞狮乐趣

百年载柩车 古色古香 外劳助翻新 展示殡葬史

家族相聚 挺醒狮团 回乡团圆 报效2祥狮

文冬醒狮团丨简民发鼓励年轻队员 传承醒狮中华文化

遇上榴梿季 出“狮”不利 忙收成缺人手.无法广接预约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