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政策放宽增地方收益 甘马挽华裔 盼发展 - 中国报 Eastcoast China Press
  • 东海岸热线
  • 告别式
  •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冀政策放宽增地方收益 甘马挽华裔 盼发展

    (甘马挽22日讯)随着登嘉楼州选跫音将至,各党派选战一触即发的同时,甘马挽地方华社、华裔商家纷纷对州选投票抱着观望态度,期许甘马挽市未来5年的政经文教发展有全新的改变。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在拥有总选民人数14万1088人的甘马挽国席下有4个州席,即甘马仕、基惹、朱盖、阿逸布爹,其中以华裔集中人数最多的朱盖州席,华裔选民占该州席总选民的4465人或11.4%,据受访华社领袖及商家们回响,对这次的州选,抱着希望甘马挽市能有明显的改变,尤其是政策的放宽,让商业领域不受过分的约束,让商家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增加地方收益。

    甘马挽市朱盖州选区是华裔人口较集中的选区,各年龄层华裔选民占该州席总选民11.4%。
    甘马挽市朱盖州选区是华裔人口较集中的选区,各年龄层华裔选民占该州席总选民11.4%。

    他们也说,伊党夺下登州执政权已有两届10年,在这期间,从商者很明显的感受到在伊党的新政策下,许多行业如娱乐性行业都被禁止或立下严格管制条规,社团庙宇难有拓展业务的机会。

    “无可否认,原任伊党朱盖区州议员哈纳菲亚在位10年,与地方华社是保持着友好关系,不仅多次亲自应华社邀请出席大型活动,也陆续协助华社与州政府协调,成功争取得具华族文化的地标牌楼和殡仪馆地段,让华社对其个人留下较好印象。”

    无论如何,他们皆认为执政府在位后推行的一些负面政策,多少会影响华人选票的选择,即使届时只投人不看政党,真实给予伊党的华人选票也会受阻。

    随着登嘉楼州选将至,商业有新发展、带动地方经济成为当地华社最大期许。
    随着登嘉楼州选将至,商业有新发展、带动地方经济成为当地华社最大期许。

    他们认为若想要争取改变,甚至政权改朝换代,只能寄望选民的同情票、流离票及年轻选票的流向是倾向国阵或昌明团结政府,或会起些作用,否则经济发展继续被封锁连锁效应令人深感担忧,不论结果如果,华社期望看到是商业有生机、地方经济能起死回生。

    哈纳菲亚中庸

    甘马挽广东会馆会长曾建文
    甘马挽广东会馆会长曾建文

    甘马挽广东会馆会长曾建文坦言,朱盖州选自10年被伊党夺下,但经历2届州选,华人投予伊党人选的选票支持率极低,即使原任州议员哈纳菲亚表现比较中庸。

    不过,确实可赞许的是,华社若有需求找上他,他都会尽量援助,包括经过多年努力和跟进,甘马挽华社终于获州政府履行承诺,如甘马挽朱盖华人村“甘马挽中华坊”牌楼和占地约一英亩的殡仪馆地段,所以,两者间并没有对抗关系。

    不过,州选是以整体政权局势为大宏望,尤其是在伊党州政府不断实施各种不利于华族、非土著的政策之下,或会导致该党失民心及跑票,只不过,最终登州政权将会花落谁家,目前仍难以判断,所以,在州选投票时,选民只能靠自己的判断和意向做出最后选择。

    选能人不选党

    商人陈俊贤
    商人陈俊贤

    做为非土著选民及甘马挽的市民,对于将来临的州选,或会更倾向选能人而不选党,这主要是因受到各种涉及宗教、种族甚至王室课题所影响,而对“绿潮”政党过于注重单一族群和宗教的治政手法产生反感。

    在商而言,伊党近来推行许多政策,都对华商不利,因此,担心又是一片“绿潮”下,未来的登州尤其是甘马挽的商机、经济会继续没落。

    虽然华族选民的选票比例微少,但做好地方的一份子,还是有绝对责任谨慎地做出选择。

    发展经济没落

    登嘉楼刘氏公会会长刘星达
    登嘉楼刘氏公会会长刘星达

    做为道地的甘马挽华人,近年对甘马挽商业发展和经济没落感到痛心,也对华商受到执政府的诸多管制和约束、打压,在政府机构内没有华族发声的平台,感到失望。

    经济走下坡,苦的不只是从商者,也直接或间接对地方华社、华校及华人庙宇发展带来不同程序的打击及阻力,没有更多发展空间。

    甘马挽市,真的需要有更大的改变,所以,这次州选,极可能会是个突破口,一切胥视选民投票流向,能否带来改变。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今昔时光机丨文冬华堂曾是中山戏院 当年好戏登场

    文冬华人大会堂不仅是华社最高机构,早期更是文化娱乐中心。中山戏院的设立,丰富了当地居民的文化生活。该堂屹立在崔贤街已有111年历史。

    这张历史照片,看到了中山影戏院的招牌和香港明星歌舞团到来演出。

    早期,文冬中华商会办事处设于此,同时也是最早的娱乐场所,即粤剧戏台。战前租给戏班表演,后租给中山戏院,直至1964年6月30日迁离。

    由于曾设戏院,殖民地时代将横街命名为戏院街(Wayang Street),从大会堂旁横街至辛炳街以及陆佑街的横街,皆为戏院街。

    有111年历史文冬华人大会堂经过扩建和装修后,成为一间有冷气的大礼堂。

    1914年,华人社会发动兴建大会堂。1974年,前座会议厅倒塌,1977年耗资15万令吉重修竣工。1995年,该堂进行扩建及装修工程,时任国会议员林亚礼答应一元对一元协助筹款,筹获逾100万令吉,工程于1998年完成。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