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东海岸】市厅促商家遵守指南 新招牌未附爪夷文 罚!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报导:何月云
(关丹28日讯)关丹市政厅细化商业招牌上的爪夷文位置及字体面积,所有新招牌上的主要字体上方,都必须附上字体面积一样大的爪夷文,并从今年1月1日起生效。
市政厅于去年11月21日发出公函,列出商业招牌附上爪夷文的新指南,细化2019年的该项措施,并指示市政厅管辖内的所有商家遵守,否则将受到执法对付。
市政厅公关诺玛拉华蒂今日受询时指出,市政厅细化商业招牌上的爪夷文位置及字体面积指南,而这项新措施目前只涉及新招牌。

她说,原有招牌不受影响。
“市政厅此举是为了强化爪夷文,商家们受促遵守新指南。”
关丹市议会(当时未升格为市政厅)早年宣布,从2019年8月开始落实爪夷文招牌,并给予商家3个增添爪夷文的方案供选择,凡没有遵守者,每次取缔可面对最高罚款250令吉。
3个方案包括,仅须在招牌上以爪夷文列出商业性质(如餐馆、娱乐场所、杂货店)、以爪夷文列出店名,或以爪夷文列出店名及商业性质。
无论如何,随着市政厅细化商业招牌上的爪夷文指南后,今年起,招牌上的主要国文字体上方,都必须列有爪夷文,而且字体面积必须与国文字一致或更大。
关丹市政厅发出的商业招牌附上爪夷文新指南:
1.爪夷文须与招牌上的国文字的字体面积一样大或更大
2.爪夷文置在主要国文字的上方,而其他语文则放在国文字下方
3.爪夷书法则需使用Sakkal Majalla、Uthman Taha或Arabic Style字形。
4.所使用的爪夷文必须是国家语文出版局所认证的,或是获得Munsyi Jawi核实的爪夷文。可上网查证:prpm.dbp.gov.my或ebayt.muip.gov.my/jawi。
5.招牌文字可全部使用双语文,包括爪夷文,或只是主要字体需附上爪夷文。
6.任何招牌在使用前,必须先获得市政厅批准。
■
商家斥须承担3000印刷费
关丹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商家告诉《中国报》,他不反对政府推广爪夷文的努力,但不应该让商家承担成本。
他说,目前时下流行的招牌是3D形式,即是突出字体,仅是马来文就要3000令吉。
“市政厅限定爪夷文需与马来文字体一样大或更大,若是做3D招牌,又要加多3000令吉,若还要附上中文,又另3000令吉;一个3D招牌就要9000令吉,谁来承担这笔费用?若政府愿承担爪夷文的3000令吉费用,我们是欢迎这项措施的。”
他说,一般招牌的尺吋为4尺X20尺,根本不够长来放置三语文,若缩小国文字体,顾客能看到吗?
“不是人人都懂爪夷文,目前还看不到它的商业价值,却让它占据招牌中显眼位置,民众又看不懂,不知意义何在?”
他希望市政厅收回成命,保持2019年的商业招牌指南。
■
沈春祥:带上行政议会商讨
彭亨州消费人事务与人力资源委员会主席沈春祥受询时指出,他将于周三的州行政议会上提出这个课题,以了解关丹县地方政府用意何在。
“我有接获数名印刷业者的投诉,我会去了解情况。”

他说,虽然新措施只涉及新招牌,但他认为在强化爪夷文一事上,应该还有更好的选择。
“不是在招牌上放大爪夷文,国家就会进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