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今日东海岸 > 彭亨

物价上涨

文 文 文

【今日东海岸】一场疫情扰乱全球 食材用品无一幸免

(关丹25日讯)进口船运费上涨、原料“物以稀为贵”本已令百货陆续涨价,现今加上政府补贴减少、厂商取消附赠品,加剧价格变相微调5至10%。

由于冠病疫情全球化爆发,不仅扰乱人们生活规律,更导致各国为防堵病毒传播而封国封城,间接影响出口物流运作,各种生活必需品、高科零件 、原料也陆续因生产线受影响而严缺。

随着市场逐渐重新开放,百货物资供应链缓慢的恢复,惟因受到之前大封锁等各种不利因素效应及影响下,一些商品物价近年上涨,包括白米、白糖、食用油等,令民众苦不堪言。

本地蔬菜价格受各种原因影响而有略涨现象。
本地蔬菜价格受各种原因影响而有略涨现象。

百物腾贵 万般无奈

此外,中国进口蔬菜被指近月也因产地气候严重影响产量,及大幅度调涨的海运费所致,进口成本翻倍大涨,连本地蔬菜受到牵连,菜价“有起无降 ”。

据受访百货供应、零售商透露,近年物资不时有涨价,或有微调现象,顾客已开始习以为常,对涨价趋势极之无奈。


他们说,有些商品是直接调涨价格,但更多是因为厂方、供应商取消抵销成本的附赠品,商家只能依据原价平均微调,才会形成物品涨价的假象。

“事实上,商品成本价相同,只是少了附赠品分担成本单价。”

贵来贵卖利润低

进口蔬菜近月身价翻倍大涨,消费者被迫吃贵菜。
进口蔬菜近月身价翻倍大涨,消费者被迫吃贵菜。

妮华娜集团董事经理拿督黄钟兴说,从吃到用,百货市场上架的商品,近来都有不同程度的价格微调,涨幅介于5至10%不等。

“近月最明显的是中国进口蔬菜,身价是翻倍涨,例如西兰花菜,上月每箱是58令吉,本月直接暴涨一倍,其他蔬菜类也是如此。”

“就连本地蔬菜,也因为各种原因陆续起价,所以,商家只能贵来贵卖,利润极薄。”

他也说,而且中国海运费,每个货柜成本涨1万余令吉,直接加剧涨价问题。

“再加上厂商取消如十箱送一箱的附赠品商家低销成本,商家只能将原价平分成单价,结果才会变相形成起价假象。”

黄钟兴:西兰花菜是目前明显涨幅最高商品,每箱成本暴涨一倍。
黄钟兴:西兰花菜是目前明显涨幅最高商品,每箱成本暴涨一倍。
各种百货商品不时有涨价或微调现象,顾客已开始习以为常。
各种百货商品不时有涨价或微调现象,顾客已开始习以为常。

补贴差价加入售价

关丹建铭有限公司东主陈恩典说,在政府放宽限制和开放各行业运作后,百货订单已逐渐回温,订单量增加约10%。

“但是很多商品因为不同因素而面对价格调涨,尤其是进口商品,如洋葱、小红葱和蒜头类因为产量多寡而不稳定。”

他也说,近来政府除了取消食油用补贴之外,也减少25公斤装面粉补贴,无奈下,供应商只能将补贴差价重新加入售价,但1公斤装普通面粉补贴维持原状,不受影响。

“其实顾客已开始习惯商品随时涨价的现象,除了无可奈何,也只能贵来贵卖。”

陈恩典:百货订单逐渐回温,订单量增加约10%。
陈恩典:百货订单逐渐回温,订单量增加约10%。

药材 烘培原料 不例外
业者薄利多销 留客源

市场全面开放后,各类商品物价陆续上涨,药材杂货及烘培原料也不例外,涨幅介于10至30%,业者吸纳成本及以薄利多销的方式留住客源。

中药行药材及杂货成本上涨,涨幅介于10%至30%。

文德甲宝林药行业者颜晋展受访时说,近期供应商的货源价格调涨,涨幅介于10至30%不等,药材、罐头食品、婴儿配方奶粉及其他杂货成本增加。 

颜晋展夫妇指目前各类商品的成本增加,利润受影响。

“疫情下经济不景气,我们也不敢因成本提高而贸然起价,除非是一些货品的价格成本涨幅太高,我们才调整售价,其他商品则自行吸纳成本,以薄利多销的方式拼生意额。”

他说,尽管目前防疫措施放宽,人们逐渐恢复日常外出消费,但生意额不仅没有迎来好转,还有下降的趋势,在成本增加及利润减少,以及生意额未见起色的多重冲击下,业者面对一定的困难。

另外,文德甲KNK烘焙原料店业者林美娥受访时说,最近供应商传来的货物单,物价都有上涨的趋势,尤其是进口及季节性货品,在运输费上涨的情况下,供应商的价格调涨近20%。

烘培原料包括蛋糕粉等来价上涨,业者自行吸纳成本,以薄利多销的方式留住客源。

“目前食用油、蛋糕粉、进口的巧克力、蔓越莓等成本增加,但由于目前经济低迷,我们都自行吸纳成本,本店商品的售价没有调整。”

林美娥:在运输费上涨的情况下,供应商进口货品的价格调涨近20%。

“我们希望通过薄利多销的方式留住客源,同时也回馈常客的支持。”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