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今日东海岸 > 彭亨

关丹育贤华小

文 文 文

友族就读华小系列(第21篇):家长方便载送纷迁移他校 育贤华小 华裔生逐年减

报导:杨嘉怡

因为一些家长为了方便载送孩子,相继把孩子迁移到工作的地方,导致该校近年陆续有学生半途转至其他华小,华裔学生比例只占25%。

育贤华小创于1939年,迄今82年,该校位置处于甘孟前往关丹第11英里的再也加汀甘榜,距离关丹约33分钟车程。

家协主席王福進说,育贤华小目前有278名学生,其中华裔71名或占25%,其余181名巫裔及26名原住民。


他受访时说,近年因家长陆续搬离甘榜再也加汀,或家中有数名孩子,为了方便载送,而把孩子迁至两间学校距离较近的地区,导致育贤华小出现学生半途转校现象。

“据我所知,有两名就读学前班的学生,家长也打算待完成学前班教育后,把他们转到中菁华小就读,届时可一并接送就读毗邻中学的孩子。”

王福進说,育贤华小的学生来源是来自达士花园、12英里、斯里马哥打及再也加汀附近地区,但随着上述地方的华裔,陆续迁移到关丹及外州,导致族群比列开始出现变化。

他说,目前仍会把孩子送去育贤华小就读,主要是父母帮忙照顾孩子,及自己在外工作等。

王氏补充,随着附近的国小学生人数爆满及附近的住宅区竣工,相信日后会吸引到更多巫裔孩子就读育贤华小。

礼堂空间宽敞,相等于一个标准篮球场的面积。

“即使校园规模小,但设备齐全,每个班级都分成两班,有独立篮球场、礼堂及智能墙等。”

王福進说,自担任家协主席以来,看见学校族群比例人口变化,及学生半途转校,难免唏嘘。

“但唯一不变的是,育贤华小依然会秉持着有教无类精神,用心教育每个学生。”

王福進:孩子都读育贤华小

“我的孩子全部就读育贤华小,那时华裔生还占当中的60%至70%。”

家协主席王福進说,其孩子年幼时皆在育贤华小,接受一至六年级华文教育。

“当时我住在甘榜再也加汀,加上朋友也把孩子送去育贤华小,因此我也一并把孩子送往就读。”

他说,当时老师住在附近,也算上认识,因此觉得格外亲切。

但是,随着达士华小迁至附近后,也分薄育贤华小的学生比例,导致学生人数逐年减少。

王福進说,继达士华小从外地迁至达士花园后,不少住在附近的华裔家长,也倾向把孩子送去达士华小就读,甚少会送来育贤华小。

他说,家长把孩子送去距离较近的学校,也是无可厚非,但他会继续与董事部及校方致力发展育贤华小校务。

曾是“机场小学校”

每间课室可容纳约35名至40名学生。

育贤华小的前身,是“机场小学校”。

追溯至1939年,育贤华小校舍当时借用关丹至甘孟第10英里处路旁一间木屋,当时学生只有数名。

直到1942年,日军侵犯马来亚,育贤华小停办数年,直到光复后在各造协助下,把校舍迁至9英里飞机场附近一间木屋上课,校名改为机场小学校。

1967年初,政府因扩张空军计划,将9英里机场附近的居民迁至甘榜再也加汀后,并在那里拨地9英亩,建立一间木板校舍。由于校舍地址已不再是机场,因而向教育局请求,将校名改为育贤国民型华文小学,获得批准后沿用迄今。

目前,育贤华小赶上新资讯列车,除了成立多年的电脑班,也有进行精明化教学,可谓基本设备一应俱全。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关丹育贤华小

相关文章

黄庭运:复课后学习进度慢 家长老师需配合追上进度

灯笼高挂迎新年 关丹育贤华小红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