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丹16日讯)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国际饲料价格飙涨、农场缺乏外劳员工、减量饲养至少30%等骨牌效应,导致肉鸡市场有供不应求现象,消费人开始吃贵鸡!
由于政府在疫爆发后至今,仍封锁国门,禁止尤其是外劳入境,使到依赖外劳协助打理的农场,长时间缺乏人手,不得不减少鸡只饲养数量。
近年国际饲料市场因原料短缺,货源减少,引发价格节节上涨最少20%,以致肉鸡饲养业饱受各方打击,成本提高25%至30%冲击。
关丹禽畜业公会主席拿督斯里孙诗传说,目前国内各肉鸡农场都面对相同问题,即人手不足、饲料昂贵,加上运输费也大涨50%,大家都在苦撑中。
“饲养鸡只需注意许多细节问题,包括从饲养雏鸡直至鸡只足日出产为止,人力的不足将直接影响农场操作,不得已下农场唯有选择减少饲养数量,所以,近来肉鸡产量是比平日少30%。”
他说,其实鸡农场的整个供应链已从前年开始,随着饲料起价而出现成本提高,但此情况却不获政府关注,反而认为是鸡农场为牟利而因为特定佳节调涨出货价。
“事实并非如此,在扣除各项成本后,农场能获的盈利极微。”
天气饲料影响鸡只成长
孙诗传说,近来天气炎热及饲料品质不佳,也影响了鸡只成长迅速,平均每批鸡只都预定的40天周期,延慢5天才能足日及出货。
“据闻国际原料价格还会再涨,这一连串负面骨牌效应,不仅令农场成本倍增,肉鸡市价也不得不调涨,却引来消费人不满及投诉,执法单位上门追查。”
“此情况再不获政府关注,未来将可能出现‘有价无货’供应的现象。”
孙诗传也说,目前本地肉鸡供应仍算充足,供应商会以顾及长期客户的需求量为主,所以,一旦批发货源不足,高价向外补货是常常发生的状况。
斋戒月需求增
关丹青苗超市林和历分行主管拉兹米说,近来肉鸡来价较贵,引起消费者略有微言,但并没有因此而减少购买率,不过也没有因为斋戒月而需求量大增。
“肉鸡都是每日新鲜供应,基本上,还是可满足消费者的日常需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