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口味皆受欢迎 吃年糕 步步高
(关丹6日讯)新冠肺炎疫情不影响华人新年传统食品、贡品,年糕,继续占据应节年货中的必备品,不论古早味或创新口味年糕,皆深受喜爱!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具“步步高升”之意的年糕,是新年传统必备的头号贺年食品,更是供奉神明不可或缺的吉祥供品,民众在忙于办年货之时,都不忘到市面上采购所需年糕。
除了常见可供神送礼的传统式蕉叶年糕,也有各种以元宝、小杯状的年糕,民众也因为疫情关系,留守家中,开始动手尝试自制年糕,甚至发挥创新改良年糕口味,使年糕口味开始变得多元化。
无论如何,传统且用蕉叶为模,尤其是家庭式自制年糕依然最受欢迎,市面上平均市价介于8至19令吉之间,视大小粒而定。

据关丹飞鹅寺路实打利杨零售店业杨亚銮说,已持续3年售卖家庭式制作的蕉叶年糕,熟客们都会在办年货时,前来选购,尤其是最后一个星期。
“因属家庭式制作加上使用糯米磨粉,口感与使用糯米粉略有不同,客户都很放心购买和放心吃。”
她说,因为用料足加上蒸至少10小时,出炉的年糕不论形状、颜色和香味都很好,价格也很公道。


关丹青苗超市阿亦布爹分行负责人罗异圆说,除了厂商出产的元宝、小杯状等贡品年糕,每年都会由本地家庭式年糕商提供传统口味年糕。
“年糕自上架后,购买率极好,一直在补货中,而且售价没有变动,仍然保持小粒5玲吉99仙、大粒9令吉50仙。”
她说,会继续售卖至制作商停止供应为止。

傳承母親習俗
茶室女東主 每天開爐

一天蒸籠“年糕”,茶室女東主延續和傳承母親製作年糕的習俗。
關丹飛鵝寺源興茶室女東主賴美妤每年在農曆新年前,每天都會“開爐”蒸出一籠籠帶有祖傳味的蕉葉年糕。
她說,自幼母親就教導她及姐妹們,如何製作年糕,所以此手藝至今她都每年傳承中。
“由於蒸年糕需要10時,所以,一般上,我提早一夜準備好蒸格和年糕模型,早上將調好的糯米和白糖裝入模型內,入鍋開始蒸。”

她透露,若是小粒或重300克的年糕,每一蒸龍可蒸15個,若是500克的年糕一次可出爐的數量就少約一半。
“也有朋友因為供神所需,要求我幫忙特別蒸如碗般大的年糕。”
她也說,年糕最重要是用糖的控制,糖多不僅甜度夠,年糕所呈顯出來的棕色也會更較深,若是少糖,年糕的顏色就會變淺,也有人會加入少許椰糖調色,最后還是視個人喜愛而定。



每年都会自己制作传统年糕,去年在网上看到有人教香叶或俗称班兰叶制作年糕后,于是就自己动手尝试,成功制作3个香味十足的“萤火绿”年糕,感到很满意,于是今年又再次制作香叶年糕送朋友。
其实制作改良口味、甜度是视可人喜好,最重要是调配糯米浆成分准确,例如我制作香叶年糕,是使用200克新鲜香叶汁、400克糖水及500克糯米粉,外模则是香蕉叶。
调好糯米浆后,入锅蒸煮3小时就可以出炉,过程并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