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伟权:重要文化资产 清朝墓碑 应妥善处理(有视频)
独家报导:杨嘉怡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关丹21日讯)马来西亚华人史研究专家白伟权博士说,日前在北根被发现的清朝墓碑,是很重要的文化资产,应妥善处理,并陈列在大众看到的地方,如义山或庙宇。
他说,大马华人历史不断在凋零,如果连华人的文化遗产,都不好好处理,华人文化可能渐渐失传。
白伟权也是新纪元大学学院助理教授,研究方向主要是历史地理及华人研究。他接受《中国报》记者访问时,这么指出。
墓碑文字提供资讯
白伟权说,从墓碑上的文字看来,死者应该是中国清朝的人民。
他说,从墓碑排列而言,北根目前是发现最密集甲必丹墓碑的地方。
“这种情况实属难得,我也没看过在一个地方,同时发现这么多及密集的甲必丹墓碑,所拍到的墓碑里就有3位。”
他说,甲必丹是早期马来统治者委任,当地德高望重的华人领袖,管理华社事务,也有相当大的实权,如中国古代的官位一样。
“除了华人甲必丹,我们也在其他州属找到印裔甲必丹。”
他说,被发现的墓碑主人,皆来自潮州。
“被发现的墓碑可算得上是最原始的资料,也可帮助我们补足先人的资料。”
白伟权说,被发现的墓碑主人黄公,黄学科及郑公,郑昌俊,他们的记事都有收入在马来西亚华文铭刻萃编里。
白伟权说,墓碑上的文字提供很多资讯,包括先人出生日期、性别、头衔、出生地及籍贯。
他也说,墓碑上的另一个名字,妣孺人顺贵施氏,则是黄公的妻子,妣表示女性,孺人则是古代对女性的尊称,一般是有官职、有一定社会地位人物的太太,通常已婚。
“墓碑一般刻制的人的去世年份,一般在当时朝代死的人,都会刻上当时的朝代,而纪年的方式一般会以该朝皇帝的年号为准,但若先人是在清朝溥仪皇帝时代去世,墓碑则是会刻上宣统 XX年,因溥仪年号是宣统。”
他也说,郑公墓碑上有3个称呼,可推断郑公有两名妻子,墓碑左边的妣诰命京姨人玉玑戴氏,诰命夫人也是古代对有官职太太的尊称,而右边妣特授京姨人香舌林氏,则是第二名妻子。
白伟权说,早期北根是重要的港口,因此发现清朝墓碑,其实并不意外。
“以前的船只并不能行驶太久,每到一段时间,就沿岸停靠,与当地人交换物资及休息,在地图上可见,中国商人早期途径越南惠安、泰国北大年府(Pattani)、吉兰丹、登嘉楼及北根。”
此外,他也说,一般墓碑上则会刻上名字及去世年份,但潮州人比较特别,会把自己家乡及名字刻在墓碑。
早期重要港口 发现华人遗迹不出奇
另一方面,來自北根,現就讀于台灣國立東華大學的碩士生黎羡說,早期北根是重要的港口,因此發現清朝墓碑,其實並不意外。
她说,北根位在彭亨河出海口,彭亨河是彭亨州最大的河流,也是早期该区国际贸易的重要据点,来此交易的也包含了中国的商船。
“以前的船只并不能行驶太久,每到一段时间,就沿岸停靠,与当地人交换物资及休息,在地图上可见,中国商人早期途径越南惠安、泰国北大年府(Pattani)、吉兰丹、登嘉楼及北根等地,因此也可推断北根也是整个彭亨州,最早形成华人社会。”
她也说,在列圣宫旁的“大唐本头公神”的石碑牌位,也可证明北根至少早在1763年乾隆28年癸末年时,就已有华人社群,这块石碑也是目前整个东海岸,年代最久远的华人史迹。
她说,她在北根居住时,就听说过,老北根(Pekan Lama)有一些古迹或墓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