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今日东海岸 > 彭亨

彭州固体废料及公共卫生管理机构

文 文 文

【今日东海岸】别成传染病毒工具 用过口罩 好好丢

垃圾换现金活动从5月开始至11月,回收共10.8公吨的物品。(取自彭州固体废料面书)

报导:杨嘉怡

(关丹14日讯)用过的口罩,请不要随意乱丢,为人为己,别让清道夫暴露在病毒感染风险中。

沙哈鲁丁:民众为自己及家人的安全着想,要妥善处理及丢弃已使用过的口罩。
沙哈鲁丁:民众为自己及家人的安全着想,要妥善处理及丢弃已使用过的口罩。

(SWCorp)主任沙哈鲁丁呼吁民众,为自己及家人的安全着想,要妥善处理已使用过的口罩,以免它们成为传染新冠肺炎病毒的工具。

他说,彭州民众在处理口罩方面的意识较低,及不了解新冠肺炎病毒潜在的风险及所带来的危害。

“我们并不了解新冠肺炎如何传播,病毒也许可通过空气或附在物品上传播,因此我们要谨慎看待。“


他认为,民众一般都采取”无所谓“及”没关系“的态度,加上他们认为乱丢垃圾,也会有阿南弗拉职员收拾,因此不当一回事。

”如果职员不幸被病毒感染,而与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士,都需隔离2周,届时就会缺乏职员工作,继而加剧卫生问题。“

他举例,今年5月份,一名劳勿阿南弗拉承包方的外籍员工,因怀疑曾与新冠肺炎确诊者有密切接触,而导致劳勿分局的134员工须隔离两周及接受检验。

”当时须在彭州各区调派职员,前去劳勿支援,以处理各种有关垃圾的投诉,因此我呼吁民众依照卫生局发出的丢弃口罩步骤行事。”

沙哈鲁丁说,目前规定阿南弗拉员工,根据政府设定的标准作业程序,工作时戴上口罩及手套,以减少病毒传染。

根据政府设定的标准作业程序,阿南弗拉员工在工作时,都会戴上口罩及手套,以减少感染风险。(受访者提供)
根据政府设定的标准作业程序,阿南弗拉员工在工作时,都会戴上口罩及手套,以减少感染风险。(受访者提供)

他说,自疫情爆发以来,阿南弗拉职员几乎每天在住家、海滩及大路旁等公共场所,随地都能看见被乱丢的口罩。

“处理口罩其实与处理厨余一样,把口罩折好,才丢进垃圾桶即可。”

沙哈鲁丁说,尽管正确丢弃口罩5个步骤,已在各个官方社交媒体上宣导,但每日仍有不少民众随地乱丢口罩。

他也以骨痛热症为例,民众很少自动自发清理家园的物品,直到家人患上骨痛热症后,他们才会马上着手清理家园及沟渠垃圾,以防蚊虫滋生。

“我想这是民众的思维导致的,他们往往都在事情发生后,才会展开行动。”

他坦言,这也是当局目前面临最大的挑战。

“我们难以改变他们早已根深蒂固的思维,只希望能透过宣传方式,让民众能记在脑海里。”

垃圾换现金活动从5月开始至11月,回收共10.8公吨的物品。(取自彭州固体废料面书)
垃圾换现金活动从5月开始至11月,回收共10.8公吨的物品。(取自彭州固体废料面书)

沙哈鲁丁说,该局今年5月举办的“垃圾换现金”活动,在全彭114个地区进行,并以3万6352令吉,回收了10.8公吨的再循环物品。

他说,这个活动是与当地睦邻计划(KRT)、地方政府、市议会联办,目前仍在全彭进行。

“数据显示,关丹县在社区举办的回收活动中居冠、共回收8.6吨垃圾,而淡马鲁及文冬则分别位居第二及三,回收了9342公斤及1568公斤的物品。”

他也说,比起其他县市,关丹是举办最多此活动的地方。

”其他地方不像关丹有固定承包商及中心回收,小县市如马兰等地区,只能在固定的地方举办,一些承包商因考虑到需长途跋涉回收物品,成本效益低,而不愿前往回收。“

沙哈鲁丁说,该局每星期都会提前在官方面书发布活动的时间及地点,让民众能提前整理及打包不要的物品。

“有一些大型毁坏的电器,如电视机、冰箱及打印机等,因民众无法载送,我们则会请承包商前往载送。”

他说,承包商一般都是以重量、品牌,对已毁坏的电器,进行估价。

沙哈鲁丁也澄清外界揣测当局回收已使用的食油,是否会重新包装后,再卖给别人的疑虑。

“我们会确保承包商妥善处理回收的食油,他们一般都会送去给工厂处理,以作生物柴油(biodiesel)原料,或再循环制成肥皂等,不少工厂目前都有使用食油做研究,所以民众无需担忧。”

他说,回收食油也帮助减少民众把食油倒入沟渠,进而引发沟渠阻塞等问题。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