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今日东海岸 > 彭亨

严守管制令.不逗留太久 小园主 如常作息

文 文 文

 

报导:和观娣,摄影:刘观发

(劳勿1日讯)管制令由今日开始再延长2星期,但县内各新村勤奋的小园主,每日仍如常到芭场操作,作息正常,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不过,种植木瓜及香蕉的小园主,却因收购商过去2星期暂停营业,面对有货无人收购,任由腐烂,损失惨重的困境。

双溪兰一名小园主的外劳,如常在油棕园喷射杀草剂。

劳勿双溪吉流前任村长赖伟平今日受访时向《中国报》记者透露,据他所知,在双溪兰及双溪吉流2个以务农为主的新村,村民用过早餐后,多在早上六、七时进入芭场工作。管制期间,2村小园主绝大部分都严格遵守管制令,没听说有违例事件发生。


 

赖伟平:劳勿勤奋的小园主每日仍如常到芭场工作。

他说,上周五,他曾询问双溪兰警局一位警官,管制期间,小园主,包括他本身,进入芭场工作必须遵守什么条例?该位警官向他建议,如果没有紧急的事,最好留守在家,避免新冠肺炎疫情扩散。

他指出,该位警官说,如果工作紧急,包括拾榴梿、监督员工或携带粮食给员工食用,最好一个人入芭,任务完成后,尽快离开,不要逗留太久,避免人流群聚,有感染病毒的风险。

陈振龙这4箩300公斤重的木瓜,全捐给劳勿福利局作慈善。

赖伟平说,他的侄儿今早6时许,准备出门去芭场工作时,巧遇巡逻的军警人员,被他们劝告7时过后才能进入芭场。因此,他原本打算今早到榴梿芭巡视,听到侄儿汇报,也临时取消。

管制期的双溪吉流大街,中午12时水静鹅飞,与往常热闹的情况回异。

“坦白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日愈严重,确诊病例及死亡人数也逐日增加,举国上下目前都人心惶惶,希望大家全面遵照政府的指示,如无急事,尽量不要出门,使疫情早日受到控制,人民也能重展欢颜,安居乐业。”

黄女士周三(1日)上午在胶园割胶,作息如常。

 

劳勿都赖小园主张蔚舜(41岁):

虽然管制令已实行超过2星期,但都赖新村的小园主,无论是种植榴梿、香蕉、木瓜、油棕、蔬菜或割胶的村民,都如常到芭场干活,行动不受影响。

张蔚舜:村民如常到芭场干活,行动不受影响。

有一位村民告诉我,他曾在芭场遇到军警人员在巡逻,劝告他早点回家,不要工作得太迟,并没有驱赶他,只是好言相劝。

陈振龙:收购商暂停营业,有木瓜也无法出销。

劳勿立卑路3英里小园主陈振龙(50岁):

我在芭场先后共种有一万棵木瓜,其中首批4000棵在一年前已有收成,每周采果2次,每次约有1000公斤;次批6000棵,目前还未出产。

我的木瓜都是批发给双溪兰的收购商,去年初价格最高时,每公斤A果收购价介于3令吉20仙至3令吉50仙之间,B果每公斤则介于70仙至80仙。

苏兆伟:酸柑及木瓜,全供应本地超市,销路没问题。

由于过去2星期,收购商暂停营业,有货无法出销,除了前日捐献300公斤,给劳勿福利局派送给家境贫穷的市民作慈善,及送给亲友们分享,也被迫将熟透的木瓜倒进鱼塘喂鱼,非常无奈和心痛。.

劳勿双溪兰胶工黄女士(60余岁):

胶园就在住家附近,隔天就骑摩哆到胶园割胶,作息如常,过去2星期,完全没遇到任何军警人员巡逻。

苏兆伟的3名外劳,协助在芭场中采木瓜。

我每天早上6时30分左右,吃过早餐,就到胶园工作。直到上午11时,载胶丸到附近的收购档出售,即可回家冲凉休息。

目前每公斤胶丸才卖到1令吉80仙,要3公斤才能换到一碗客家面“刀麻切”,如果不割,手停口停,加上新冠肺炎疫情日愈严重,经济又一蹶不振,百物涨价,没有猫山王出产的村民,生活已越来越苦。

劳勿立卑路3英里胶工陈七,周三早上在胶园割胶。

劳勿立卑路3英里小园主苏兆伟(53岁):

除了收采自己栽种的酸柑,我也携带外劳,帮一位朋友收采木瓜,长期供应给本地超市。因此,销路没有问题,完全不受管制令影响。

我每天早上6时许,带着外劳入芭工作,到中午12时之前就收工。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