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煎餅”效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評論員:巧克力
最近很多人都對新政府有微言,認為正副部長們的言論都翻來覆去,一時一樣,人民難以適從。
此“印度煎餅”(roti canai)效應,原來不僅限於國陣政府,還傳染了希盟政府,且如今看起來,“病情”還不輕。
從早前首相敦馬哈迪宣布,東海岸鐵路計劃終止,同一天下午卻說兩國還在商討,未有定案;教育部長馬智禮宣布明年起學生穿黑鞋上學,過後又指黑白鞋都可接受;希盟政府的競選宣言中,有指會廢除大道收費,但如今首相說不可能廢除。
種種的變化,讓人看了笑話。
這也讓民眾養成一種心理,日後凡政府宣布的新政策,大家都不會輕信,因難保過後又改變,久而久之,將對政府失去信心,輕視我國領導的言論。
如此前言不對後語,突顯出領導層之間的溝通不良,有時還把錯誤怪罪媒體或人民的誤解。
政策,是國家領導層對發展國家的努力及大方向,非兒戲。雖說擔任首相長達22年的馬哈迪,偶爾也會搞錯,更何況是希盟一眾新丁部長,但凡落實新政策前,部長們應經過深思熟慮,內部得不斷地從各角度探討。否則,在新政策落實後,因人民反對再做出改變,會讓人失去信心,也變成人人口中的印度煎餅部長。
再來,雖說不同政府執政,但並非所有前朝政府所推出的政策,都需一輪的大改革,好的應保留,不好的可修補。
我們都在緊盯希盟新政府為我國帶來的改變,希望新領導能帶來希望,而不是更多的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