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丹28日讯)为加速处理水灾后垃圾暴增问题,彭州政府被迫开辟至少13个临时垃圾场,以赶于灾后两周内,完成至少95%灾区垃圾清理工作。
继彭州9县于2周前陆续爆发严重水灾,除了重灾区中大量民宅家具和电器等财物被淹毁报销,更由于今年水位比以往高,不少非水灾区地点也相续沦陷。
随着洪水消退,各地灾民疲于清理家园,每日被灾民清出的固体垃圾也大量爆增,甚至被迫堆积在住宅区临时垃圾集中点、住家前,造成灾后环境非常脏乱,唯恐引发传染疫病,各地垃圾清理工作每日马不停蹄的进行中。

彭亨州地方政府及房屋委员会主席拿督拉欣慕达披露,自彭州于本月17日,多县先后沦陷成为水灾重灾区,除了安全疏散灾民,灾后的清理及恢复灾区环境也成了各县署部门,尤其是县市议会眼前最大的挑战。
“由于灾后大量垃圾都是以严重毁坏的大件家具、家器为多,除了现有垃圾场,州政府也通过县市议会,临时物色及增加灾区垃圾收集区,以暂时解决垃圾场已超负荷的日常运作量。”
他今日在关丹斯里马哥打马慕再也住宅区,推行“水灾善后行动”后,针对州内灾后复原工作,如是说。

拉欣慕达说,各县市议会及固体废料及卫生管理机构(SWCorp)、阿南弗拉公司已成立特别小组,主导灾区收取灾后垃圾服务工作和监督。
“除了关丹县,已陆续物色及启用8个临时垃圾场,专门收集灾区的固体垃圾,也分别在劳勿开设2个即瓜拉加里和朗,立卑文达、文冬暹孟及淡马鲁乌鲁督亚冷各一个临时垃圾场。”
他说,平均每日从水灾区清走至少500公吨的固体垃圾,而且这只是灾后的大件垃圾,尚未包括灾民后续的过滤和丢弃的小型垃圾。
“为避免灾区因环境继续受污染而引发传染病,所有地方政府都接指示,尽所能在灾后两周内,至少95%灾后垃圾必须被清走。”

州政府资产损失5亿

拉欣慕达说,于2周前的大水灾中,不仅人民受灾,彭州政府资产也遭淹毁,粗略估计损失5亿令吉。
“这主要是基础设施,如主要道路及高风险地区的损失和维修,至于州民财物损失尚未统计。”
他说,在关丹县,若以每户平均财物损失1万至1万2000令吉计算,目前已登记受灾家庭有7491户,加上未登记灾民,初步损失或达1亿令吉。
“就如关丹斯里马哥打马慕再也住宅区的129户,全数财物都毁于水灾。”
他也说,对于灾区粮食赈灾工作,目前还在进行中,除了官方赈灾队伍,也有非政府组织的极力援助,除了派发干粮,也包括盒饭等。
“除了非政府组织和私人界,也获登州甘马挽市议会派队援助清理工作。”
拉欣慕达也说,2周前的连绵豪雨累计降雨量,每小时达200毫米,而排水系统能负荷排量只有每小时60毫米,翻倍超出排水量最大上限。

关丹市30地区沦陷

关丹市长拿督韩丹指出,关丹市共有30个地区在大水灾中沦陷,其中9区灾后清理工作已完成。
“因各区受灾程度不一,一些受灾区已在最短时间内,灾后固体垃圾已被清理,但有的地区,如英特拉布拉住宅区,灾情严重,灾民还在努力清出家中垃圾,所以,清空灾后垃圾工作仍在进行中。”
他说,依据监督,7个地区已完成50至80%,剩余的仅完成10至45%的清除量。
“清走垃圾工作,还得出动挖土机和大型罗厘助力,所以,不得已在住宅区内设下指定垃圾临时收集区,供居民集中丢弃灾后垃圾。”
韩丹也说,为舒缓雅姆垃圾场的超负荷运作量,县内也另启用8个占地约10英亩的新临时垃圾场,应付灾后垃圾所需。
“暂时囤放在临时垃圾场的灾后垃圾,将于日后陆续运送到垃圾场分类处理。”
他也说,市政厅于水灾中,接获95宗涉及315棵树的树倒投诉。
“涉及阻路的树倒投诉已第一时间派员处理,其余的将陆续进行。”
无论如何,韩丹也提醒民众,尤其是灾民,关注水灾疾病感染风险,小心饮食清洁卫生。

3没顶男女 尚未寻获

彭州消拯局局长旺莫哈末指出,水灾期间3名没顶失踪的男女,至今尚未寻获。
“有关失踪者是文冬生态度假村男业者、文冬斯里地里望被洪水冲走的女子、以及甘榜斯里达迈坠河的男子,虽然他们已失踪逾一周,但基于人道立场和公共利益,搜找工作仍继续展开,而搜找范围也被扩大。”
他也说,在各地都投入灾后清理工作,消拯局也通过休班消拯员、志愿消拯队及社区消拯队,加入灾后清理行列。
“在水灾期间,消拯员工作任务以协助疏散灾民、驻守疏散中心为主,现今关注力是协助清理灾区工作。”
他说,该局此次也获邻州消拯局,包括霹雳、登州华卡达拜消防学院、森美兰及马六甲派员支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