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今日东海岸 > 彭亨

纸扎祭品,

文 文 文

老师傅自行钻研制作逾半世纪 手工纸扎品 买少见少

江观棋需要耗时3天,制作每头7尺高的纸扎马。
纯手工制作的纸扎豪华轿车。

(劳勿25日讯)农历新年刚结束,纸扎品制作老师傅已埋头赶工制作各种手工以应付来临各神诞庆典的拜祭需求。
 
如今,传统纯手工纸扎祭品已买少见少,市面上多以中国进口的机械制作祭品为主,但劳勿双溪内福兴神料店东主江观棋(73岁),坚持以手工制作,希望这传统手工艺术,能继续流传下去。
 

蔡佛娣为丈夫编织好的纸扎马架构,进行包扎。

由于手工纸扎品极为花时,江观棋在妻子及孙子的帮忙下制作,订单客源也以附近地区的神庙为主。
 
经营神料店已有52年的他笑言,年轻时在吉隆坡某家纸扎店当学徒,曾以香烟企图“收买”师傅的心,要求他传授纸扎手艺不果,唯有边做边“偷师”,在无师自通下,自行钻研制作方式。

江观棋在自家神料店前席地而坐,手工制作纸扎品。

 
他说,尽管手工纸扎品价格比机械制作的祭品更高,但质量及美观度都比较好,最重要是师傅们费尽精神及心思,做好每个纸扎品。
 
“别小看这些纸扎品,它们的原料价格不便宜,主要材料为亚答,需通过原住民取得,每支10尺长的亚答为1令吉,另还得购买日本进口的砂纸,还有包扎的颜色纸。”
 
江观棋熟能生巧,外人看似复杂的大型纸扎屋,他仅需一天多的时间就能完成,另还有纸扎公仔、纸扎车、纸扎银山及金山,较耗时的反而是纸扎马。
 
“制作一头7尺高的纸扎马,需要3天时间,繁杂之处为设定它的形状,每个曲线及水平线都得拿捏准确,否则将变成‘走形’的纸扎马。”
 
他也说,纸扎马栩栩如生,且以亚答作为骨架,十分坚固,小童坐上去也不成问题。

江观棋展示他用一天时间制作的纸扎屋。

■为免失传 手艺传孙子
 
为免手艺失传,老师傅江观棋将纸扎品制作手艺传承给孙子。
 
江观棋认为,只要有兴趣及肯花心思,此手艺并不难学,如今孙子从帮忙制作纸扎品中学习,希望他掌握技巧后,日后可继续进行纸扎品手艺。
 
他说,其太太蔡佛娣(69岁)则负责包扎工作,即完成以亚答编织的造型后,由妻子用白纸包扎成底后,在包扎相对的颜色纸。
 
此外,他说,马来西亚还能保留在普度期间,焚烧各种纸扎品拜祭文化,是难能可贵的事,许多国家,如台湾、新加坡如今已少见。
 
“尽管人们如今都强调减少焚烧,提倡环保,但此拜祭文化依然保存得很好,我每年接获的纸扎品预订量都保持,所以每年数月都得提早制作,否则赶不及出货。”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