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望生森林帶回眼皮接枝 “福哥”慧眼識“毛王” - 中国报 Eastcoast China Press
  • 东海岸热线
  • 告别式
  •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話望生森林帶回眼皮接枝 “福哥”慧眼識“毛王”

    独家报导:和观娣,摄影:刘观发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劳勿3日讯)一枝从丹州话望生森林中,带回劳勿双溪吉流栽种的坤玉王榴梿母树眼皮,经过30多年不断广泛驳接移植,是致使该村今日享有“猫山王之乡”美誉的原因之一。

    在上个世纪的1986年,原本在话望生树桐芭担任督工的双溪吉流村民陈来福(当年37岁),因厌倦山门寂寞的生活,毅然带着从森林一棵野生坤玉王(RAJAKUNYIT)的眼皮接枝,回返故乡栽种。

    陈毓侨(左2)与3位商业伙伴,在其中一棵已有33年树龄的老猫山王树前留影。

    数年后,当坤玉王子树在双溪吉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陈来福就将果子拿到茶室,邀请朋友及村民们品尝,并大力推荐该种最初称为“毛王”,味道香浓,色泽金黄的榴梿,有朝一日,将取代当年D24红极一时的地位。

    其中一棵老猫山王树高达100英尺。

    陈来福的儿子陈毓侨(43岁)今日受访时,除了向《中国报》记者讲述上述历史,也强调双溪吉流今日盛产猫山王,及享有“猫山王之乡”的美誉,老父“福哥”是居功至伟的功臣之一。

    他说,1986年,老父在双溪吉流栽种的首批猫山王共有300多棵,目前还剩下12棵,树龄“33岁”,每棵树高90多至100英尺不等,每棵每季产量介于300至500个。

    陈来福展示老猫山王色泽金黄的果肉。

    “目前,这12棵硕果仅存的老树,直径平均190公分,必须3个壮汉环抱才能抱得完。”

    陈毓侨指出,该12棵老树,已成为该村的旅游景点之一。因此,前几年,每逢榴梿盛产的季节,都有不少外地及外国游客慕名到来参观、品尝及选购榴梿。不过,基于老父今年已70岁,加上人手不足及耗时,已不再开放供游客参观和游览。”

    经过33年努力奋斗,由陈来福创设的双溪吉流“福哥榴梿农场”,不但拥有占地20亩的猫山王榴梿园,目前已在新加坡开设猫山王零售店。

    陈毓侨指出,除了开发新加坡市场,“福哥榴梿农场”也即将开发中国市场,将本地种植人生产的猫山王榴梿,出口到中国,攻入14亿人口的庞大市场销售。

    他说,猫山王的母树来自丹州话望生,粤语称话望生为“毛生”,因此,最初该村种植人都通称猫山王为“毛王”,虽然后来改称“猫山王”,但大家在挑选榴梿及分等级时,还是通称为“A毛、B毛及C毛”,方便工作。

    在两、三位新加坡及中国投资家陪同下,陈毓侨也亲自驾驶货卡,载记者到其离开新村大街约10分钟车程的榴梿园,实地拍摄已有33年树龄的老猫山王树。

    陈毓侨说,老树猫山王果肉色泽金黄,味道香醇,令人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无穷。

     

    除了陈来福是将猫山王在双溪吉流新村发扬光大,居功至伟的功臣。另一位从丹州话望生,搬迁到该村定居的农友黄方,也是功臣之一。

    “福哥榴梿农场”的其中一棵猫山王榴梿,果实累累,几乎垂到地面。

     

    双溪吉流一名小园主周三(3日)向记者透露,早在上个世纪的1980年代初,黄方不但举家从话望生搬迁到土地肥沃,及气候凉爽的该村从事农耕活动,也将话望生坤玉王驳接的树苗,带到该村栽种。

    他说,父亲、兄长及很多村民,都曾向黄方学习驳接坤玉王树眼的技术,并在自己的芭场及果园广泛栽种。

    因此,他认为,陈来福及黄方,都是推广猫山王,使今日猫山王声名大噪的功臣。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